风湿相搏者当发汗,风去湿在者当利小便,此两大法。无热证者,不四肢烦疼者也。
少阴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;不瘥者,与桔梗汤。此脉迟而利清谷,且不烦不咳,中气大虚,元气已脱,但温不补,何以救逆乎?
加五味子之酸温,佐芍药以收肾中水气;细辛之辛温,佐生姜以散肺中水气。少阴病,始得之二三日,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。
心下者,胃口也。饥不能食,是邪热不杀谷。
二条但言病机,不及脉法主治,宜桃仁承气、犀角地黄辈。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,是名下厥上竭,为难治。
今少阴病,则入阳分多,故欲寐。脉涩与长,不是并见,涩本病脉,涩而转长,病始愈耳。